高密信息网

首页 > 国内新闻 / 正文

为什么古人要把“虎符”分成两半来调动军队

网络整理 2019-05-30 国内新闻

虎符是古代朝廷调兵遣将用的信物,一般用青铜或者黄金做成老虎形状,背面刻有铭文,劈为两半,一半留在中央朝廷,一半发给统兵将帅或地方长官。当国家发生战争需要调兵遣将时,中央的一半虎符作为命令发出,与将帅的一半虎符合成完整的一块,验明是真品,调兵命令才能生效。虎符从来都是专符专用,一地一符,绝不可能用一个兵符同时调动两个地方的军队。虎符制度的产生,是为了保证君主在传达命令或者调动军队时不出差错,也用于防范地方军事统帅势力过大发生叛乱。

虎符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,早期用竹、木、石一类的材料制成,后来逐渐开始使用青铜、金、玉等高级原料。从汉朝到隋朝,虎符均为铜质。隋朝时改为麟符,即麒麟状的兵符。唐朝因为唐高祖李渊的父亲叫李虎,为了避讳,改用鱼符或兔符,后来又改用龟符。南宋时恢复使用虎符。元朝则用虎头牌。后世逐渐不再用动物形状,而是演变为普通形状的铜牌。

为什么古人要把“虎符”分成两半来调动军队

阳陵虎符拓片。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阳陵虎符是西汉时期青铜铸造的精品。

关于虎符,有一个著名的历史故事。司马迁在《史记》中记载:公元前257年,秦军进攻赵国,兵临赵国首都邯郸城下。赵国求救于魏国,魏国派大将晋鄙率10万大军救赵。秦国向魏国施加压力,威胁魏国。魏王惧怕秦国,便命令晋鄙按兵不动。赵国情势愈加危急,赵国公子平原君赵胜向魏国公子信陵君魏无忌写信求援。信陵君向魏王进谏,却遭到魏王拒绝。信陵君万般无奈,准备率领自己的门客出战,拼死支援赵国。这时,信陵君的谋士侯嬴献计说:“公子当年曾经对大王的宠妃如姬有大恩,她为了报恩可以舍弃自己的性命。您可以请求如姬从大王身边盗出虎符,您再拿着虎符去调动晋鄙的10万大军,总比白白送死要有效。”于是,信陵君请求如姬帮助,如姬果然盗出了魏王掌管的半个虎符。信陵君拿着这半个虎符,到达晋鄙军营中,假传出兵命令。晋鄙起了疑心,信陵君立刻叫手下杀掉晋鄙,夺得军权,与秦军作战,最终救了赵国。1942年,现代大文豪郭沫若先生还根据这一故事创作了著名的历史剧《虎符》。

内容来源:《中华文化十万个为什么——军事外交》中华书局出版

本文作者:八斗国学(今日头条)
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toutiao.com/a6693731269265588739/

声明: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,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;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,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

Tags:李渊   信陵君   如姬   隋朝   汉朝   司马迁   西汉   元朝   历史   平原君   唐朝   史记   春秋时期   李虎   南宋   春秋战国   邯郸   中华书局   动物   文化   郭沫若

搜索
网站分类
标签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