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密信息网

首页 > 国内新闻 / 正文

从“小混混”到军事天才,南宋名将余玠赢在了用人之道

网络整理 2019-05-18 国内新闻

从“小混混”到军事天才,南宋名将余玠赢在了用人之道

文丨《那些年》小小那

“人最大的本事就是会用人。”这是清代红顶商人胡雪岩的一句名言。

乍一听有点“标题党”,但细一琢磨,放在哪个时代都是真理。古往今来,凡成大事者,并不见得都是专业技能上的佼佼者,却无一不是笼络人才的高手。

蒙宋大战期间,作为主战场之一的四川,在战火摧残下,积弊丛生,满目疮痍。危难之中,来了一颗救星——南宋名将余玠。他迅速笼络了一帮仁人志士,并在他们的帮助下,让这片曾经的宝地“起死回生”……

“小混混”升职记

事实上,在来到四川之前,余玠并没有太多的治理经验。

他出身底层,家境贫穷,尽管在书院有过短暂的学习,但因为缺乏良好家教,他从小散漫不羁,爱说大话,一副市井混混的样子,甚至在少年时代打死过一个卖茶的老头,从此逃亡异乡。

当时蒙古军已大举南下,长江沿线战争频繁。流浪中的余玠目睹了国家的危难,毅然决定从戎抗蒙。得知淮东制置使赵葵(文章链接)“善结能士”,他便带着自己沿途创作的“长短句”去毛遂自荐。赵葵“阅而壮之”,将他招入幕府。从此余玠跟随赵葵与蒙古军作战,屡立军功,连连擢升,成长为一名独当一面的抗蒙大将。


从“小混混”到军事天才,南宋名将余玠赢在了用人之道

1241年,余玠再次因军功获提拔,“拜大理少卿,升制置副使”,并得到了宋理宗的亲自召见。在皇帝面前,余玠大胆直言,对宋朝重文抑武的现状大加批判,并劝谏皇帝“要对文武官员一视同仁,不可有所偏重,偏重必定会导致过激行为,文武之才,交相过激,不是国家的福兆。”

这一番切中时弊的言论,令宋理宗大为惊喜,当即授予余玠兵部侍郎、四川宣谕使之职,让他全面负责四川防务,还特许他“先行后奏”

这可不是一般的信任!四川位于长江中上游,是保护江左地带的重要军事屏障。而且整个南宋的财政税收和军粮供应,有将近三分之一都来自四川。

面对皇帝的破例放权,余玠感激不已,当即跪表决心:“愿手掣全蜀还本朝!”

接手烂摊子,首要任务是找人

1242年,余玠来到了四川。从七年前蒙古阔端太子率兵攻打四川起,这个曾经富庶的“天府之国”便开始走向衰败。“昔之通都大邑,今为瓦砾之场,昔之沃壤奥区,今为膏血之野蛇”。眼下的四川,可以说是弊病从生,满目疮痍。

更令人绝望的是,在余玠来此之前的十多年里,这里来过三个宣抚使,九个制置使,四个制置副使,却没有一个是扎实工作的。以至于四川东西部至今没有统一的律令,官吏、将帅各自发号施令,擅自任命郡守知县,政治经济农业都一片混乱。

面对这样一个烂摊子,可想余玠肩上的担子有多重!


从“小混混”到军事天才,南宋名将余玠赢在了用人之道

余玠上任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从民间吸纳人才。他在府衙旁边专门建了个“招贤馆”,设施规格如同帅府。为表明心迹,余玠还在招贤榜上写了这样一段话:“过去诸葛亮治理蜀地,也是像今天这样汇聚大家的智慧。希望大家都能建言献策,贡献一份力量。只要有想法,可以直接到公署衙府,也可以自己到州府陈述,所在各地州县官吏必须以礼相待,有真才实学者一定给予高官厚禄,朝廷也会按功奖赏。所以,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杰之士,是时候出来了!”

当时的士人见到文告后,有的来献策,有的来试探,无论抱着怎样的目的,无论远近贵贱,余玠都不厌其烦地以礼相待。只要献出良策者,官府就马上根据其才能予以任用,哪怕落选者也会得到丰厚的礼品。


冉氏兄弟的加盟,如虎添翼

在余玠诚心诚意的感召下,很快便招纳了不少有谋之士。其中最出名的还是冉琏冉璞兄弟。二人都是声名远扬的文武全才,平日隐居在蛮中地区,前后数任驻此的将帅征辟召用他们,都不肯从召。听闻余玠选贤用能,兄弟二人居然主动上门拜谒。

余玠见了他们,以平礼待之,又给二人安排了“五星级酒店”。可冉氏兄弟一连居住数月,都没有任何进言。余玠举办酬谢宴,可冉氏兄弟在宴席上只顾吃喝,仍然沉默不语。余玠又给他们更换了一个僻静的馆舍,派人每天悄悄观察,发现两人每天在地上写写画画,没有任何交流。


从“小混混”到军事天才,南宋名将余玠赢在了用人之道

过了十几天,冉氏兄弟终于求见余玠,并上交了治理西蜀之策。这当中,就包含着将合州府(今重庆)迁至钓鱼山的建议。见此计划,余玠激动万分。他直接将冉氏兄弟的计策上报朝廷,请求朝廷破格擢升兄弟两人,并将迁徙合州之事全部交给他们来负责。

召令一下,引来诸多争议,很多人认为此举不可行。余玠怒言:“此城修建好,则巴蜀一地安危全仰仗于此。不成,则我一人负责,各位无需担忧。"此番言论,他几乎把所有责任揽于己身,给予了冉氏兄弟最大的信任。


从“小混混”到军事天才,南宋名将余玠赢在了用人之道

最后,他们依山而建钓鱼城、青居城、云顶城等十几座城堡,如星罗棋布,成为各州府的治所。同时,余玠带领蜀地军民广储粮、兴武备,形成以重庆为中心的堡寨防御体系,沉重打击了纵横亚欧、所向披靡的蒙古铁骑。尤其是钓鱼城,它在蒙古大军的攻击下支撑了三十六年,直到南宋灭亡还岿然不动,由此可见余玠和冉氏兄弟的高瞻远瞩。

找人值得下功夫

在余玠的苦心经营下,一度千疮百孔、满目疮痍的川蜀之地,恢复了昔日的富庶和安宁。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农业、文化,都获得了飞跃式发展。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这些仁人志士的积极谋划,更离不开余玠真诚大胆的用人之道。


从“小混混”到军事天才,南宋名将余玠赢在了用人之道

雷军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,在核心人才上面,一定要不惜血本去找最好的人,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值得。

为了找到一个理想的硬件工程师,雷军曾在一天内连续打了 90 多个电话。为了说服理想人选加入小米,雷军带着公司合伙人轮流与他谈话,谈了整整12 个小时。为什么要这么做呢?在雷军看来,“这些优秀的人大多有所成,你要让他们自己去发现答案,为何要放弃自己的事业,和你一起做看似疯狂的事情”。

本文作者:那些年(今日头条)
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toutiao.com/a6691938911339414028/

声明: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,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;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,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

Tags:余玠   南宋   四川   蒙古   宋理宗   清朝   宋朝   赵葵   重庆穿越之旅   经济   诸葛亮   胡雪岩   重庆   大理   长江   文章

搜索
网站分类
标签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