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密信息网

首页 > 国内新闻 / 正文

野史:唐高祖与李靖

网络整理 2019-05-15 国内新闻
野史:唐高祖与李靖

唐高祖李渊

野史:唐高祖与李靖

李靖

高祖以唐公举义於太原,李靖与卫文升为隋守长安,乃收皇族害之。及关中平,诛文升等,次及靖。靖言曰:“公定关中,唯复私仇。若为天下,未得杀靖。”乃赦之。及为岐州刺史,人或希旨,告其谋反。高祖命一御史按之。谓之曰:“李靖反且实,便可处分”。御史知其诬罔,与告事者行数驿,佯失告状,惊惧,鞭挞行典,乃祈求於告事者曰:“李靖反状分明,亲奉进旨,今失告状,幸救其命,更请状。”告事者乃疏状与御史,验与本状不同。即日还以闻。高祖大惊。御史具奏,靖不坐。御史失名氏,惜哉!(唐·刘肃《大唐新语》卷6)

大意:唐高祖李渊以唐国公的名义在太原举兵起义。李靖与卫文升为隋朝镇守长安,于是搜捕了李氏家族的人并杀害了他们。等到唐国公平定关中,诛杀了卫文升等人,紧接着就要杀李靖。李靖高声疾呼:“唐公平定关中,只是为了报私仇,那就杀了我;若是为了为了天下除暴乱平天下,就不能杀李靖。”于是高祖赦免了他。到他担任岐州刺史时,有人揣摩上意,诬告李靖谋反。高祖派一个御史审查此案件,对他说:“李靖谋反之事一旦属实,便可处置他。”御史知道告事者所说的是诬陷不实之词,与告事者一起走过几个驿站后,假装丢失了告发的状子,惊怕不已,用鞭子抽打行典小吏,又请求告事者说:“李靖谋反的情况很分明,我奉皇上的差遣,现在丢失了上告的状子,会使他侥幸地逃过一命,请重新书写状子。”告事者于是重写状子交给御史,御史验证后发现与原来的状子不吻合。当天赶回京城上报高祖。高祖十分惊讶。御史详细上奏了这一情况,李靖因而没有被定罪。这位御史没有留下姓名,真可惜啊!

史传:李靖,唐朝杰出的军事家。李靖属大器晚成,被唐王朝启用,又被赵郡王李孝恭委以重任时,已是年近五旬。他在攻灭后梁萧铣之战、突袭东突厥之役、攻灭吐谷浑之役、、攻灭辅公拓江淮军之战、攻打吐谷浑之战等战役中,表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和指导艺术,堪称大唐军神。李勣、苏定方、侯君集等为其学生。历史上李渊有二次想杀李靖,上文开头部分为第一次。第二次是在攻灭后梁萧铣之战中。当时李渊令李靖率兵南下前往夔州(四川)讨伐萧铣,在抵达峡州(今湖北宜昌)后,李靖根据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,据险固守,成功阻止萧铣的进犯。但李渊却认为李靖是违抗旨意滞留不进,下诏书让峡州都督许绍将其斩杀,幸亏许绍“惜其才,为之请命”,才保住李靖一命!

愚见:一是作为上位者,应爱才惜才,辨忠奸明是非,不可因小人的诬告及个人私心所为而对下属将才颇多猜忌,不放心任用,让“英雄无用武之地”,必将失栋梁丢人心。二是作为执法者,应公正执法,坚守底线,维护社会公平正义。法律底线是社会的最后一道屏障,若被突破,那整个社会就会没有希望、没有未来。

本文作者:应之语(今日头条)
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toutiao.com/a6690852994470117900/

声明: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,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;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,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

Tags:李渊   李靖   唐朝   长安   太原   李世勣   李孝恭   四川   湖北   唐国   侯君集   隋朝

搜索
网站分类
标签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