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密信息网

首页 > 国内新闻 / 正文

汉献帝被曹操挟持后,韬光养晦,得以善终

网络整理 2019-05-15 国内新闻

摘要:献帝立曹操的二女儿曹节为皇后。当魏代汉后,其兄曹丕遣使求玉玺时,曹节愤怒地把皇玺掷于地下,泪流满面地哭诉:“老天啊,你不眷顾我们啊;父亲啊,你不保佑女儿啊”正因为是自己妹妹,曹丕没有把曹节怎么样,献帝也未被为难。

汉献帝被曹操挟持后,韬光养晦,得以善终


引言

东汉末年,军阀割据,群雄并起,“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”,在逐鹿中原的过程里,形成了曹操、刘备、孙权三足鼎立的局面。三家中,曹操尤为称道:他审时度势、招揽英才,开荒屯田,积蓄军粮、由小到大,由弱到强,完成了统一北方大业。在这个过程中,曹操取得了“挟天子以令诸侯”的优势,这是他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。假定汉献帝没有被曹操挟持,那形势不是很有一点看头么:当然、这只是一种假设,曹操成功也不只靠这一点,问题实质是汉献帝的确成了曹操在手中的一张牌,为他的事业多添了一枚砖码。

一、献帝被挟,历史必然

汉献帝刘协,东汉灵帝妃子王美人所生。189年董卓废少帝刘辩为弘农王,立刘协为帝,这一年他才九岁。献帝年幼即位,由何太后执掌朝政。纵观东汉一朝,皇帝幼年即位的很多,按惯例皆由外戚辅佐,实权不在皇帝手中,一旦小皇帝长大,为了夺回大权,就得依靠朝夕相处的宦官出力,而事成之后的宦官又多飞扬跋扈,架空皇帝,此时皇帝又得依靠外戚驱赶宦官。如此循环,周而复始,说得准确一点,从东汉中期起,皇帝实际上就是一个傀儡。

汉献帝被曹操挟持后,韬光养晦,得以善终


献帝即位后,大权掌握在何太后手中。太后兄何进,企图依靠凉州军阀董卓捕杀宦官,不料消息走漏,宦官先动了手,杀死何进。之后,袁绍又起兵歼灭宦官,再往后,董卓引兵到洛阳,何太后被杀,东汉历史上外戚、宦官集团终于一起寿终正寝。这件事,于历史的发展,无疑是一件大好事,但皇帝赖以维系统的支柱却被完全砍断。如果这时献帝还有若干忠实于他的朝中大臣辅佐,那局面也完全可以改观,但这条道路最后又被堵死:董卓入长安后,当皇帝的野心已经暴露,以王允为首的朝官和外官联络,企图一举歼灭董卓,董卓以武力抗衡,大开杀戒,史载“诸将言语有磋跌者,便戮于前,人不聊生。”

后来王允借用吕布杀死了董卓,但王允又一味株连,李榷等董卓部将请求赦免,也遭拒绝,李榷等走投无路、收兵十多万人攻打长安,朝中大臣被杀无数,献帝被迫封李榷为扬武将军,郭汜为扬烈将军。然后,李、郭等处死了王允,砍断了献帝又一支柱。192年9月,李、郭再次封侯,朝政皆由他出。李、郭执掌朝政后互相猜疑、各自引兵相攻。李榷扣留献帝,放火焚烧宫殿;郭汜拘押群臣,一时间演出了一幕幕丑剧。此时献帝已完全无力自保,成为李、郭争斗工具。可以说,他之所以成为朝臣的傀儡,这时就开始了,到后来,曹操“挟天子以令诸候”,只不过是前者的继续罢了。

汉献帝被曹操挟持后,韬光养晦,得以善终


献帝的悲剧在于他本人并不是一个低能儿,在某些方面还表现了一定才干,但最终无力回天,听任他人摆布。他想有一番作为,但最后一事无成;他不想成为傀儡,但却先后作了别人的斗争工具。尽管他不同于白痴皇帝晋惠帝,也不同于乐不思蜀的后主刘禅,显得还颇有一点才干。如194年天大旱,长安城内谷一斛值钱五十万,人相食。献帝议开仓济民、饿死者如旧,献帝怀疑侯汶作弊、于是亲自检验,轻而易举地弄清了侯汶的假公济私,结果是“乃杖汶五十,于是悉得全济”。胡三省是这样评价汉献帝的:汉献帝并不是一个昏庸无能之辈,之所以在他手里经东汉一朝,是因为他不过是一空头皇帝而已,这些小恩惠不能抓住老百姓的缘故。

二、曹操捷足先登,挟天子令诸侯

196年,袁绍谋臣沮授曾劝说袁绍“西迎大驾,即宫鄞都,挟天子而令诸侯,畜士马以讨不庭、谁能御之!”沮授看到了在未来的斗争中,作为权利象征的汉献帝,可以用来作为扩张势力的工具。但同为袁绍谋士的郭图、淳于琼却认为:汉的崩溃只是旦夕间的事,要想振兴是不可能的。有一个徒具虚名的皇帝在身旁,那么一举一动必须向皇帝禀报,若听从皇帝命令、就会削弱自己权势;如果不听命,则有违旨的口实,所以不是个好办法。袁绍深以为是。其实他没有认真分析其利弊,没有考虑到献帝完全是一个寄人篱下的可怜虫,如果控制了他,听命与否的主动权在我而不在彼,哪里用得着担心什么,这是袁绍最为失策的地方。

汉献帝被曹操挟持后,韬光养晦,得以善终


当然我们不能只从如果袁绍先控制了汉献帝,就得出结论说他可以毫不费力地一统天下。因为完成统一大业,只凭这一点很不够。而袁绍的所作所为决定了即使是他控制了献帝也不一定能得天下的。但有一点我们可以相信,假如真的置献帝于自己手中,在今后的军事斗争中,袁绍至少会比其它人或多或少,多占一点便宜那是无疑的。当袁绍拒绝了沮授建议后,沮授感慨地说,袁绍不这样做,“必有先之者矣”事实证明果然如此,曹操动手了。

曹操不同于袁绍,政治上比较地有远见,时隔一年,当他在许昌立稳脚跟之后,就计划把献帝抓在手中,众人皆日不可,独荀彧力排众议,他举了“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影从、汉高祖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”的例子,说明迎献帝的迫切性,并说这是一件“大顺”、“大略”、“大德”的事、劝曹操及早动手。曹操深以为然,把汉献帝移到他根据地许昌,事情才毕,马上就收立竿之效。献帝封曹操为大将军、武平侯,从此开始了“挟天子以令诸侯”的有利局面,为日后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。

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,对献帝来说是极不情愿、极不光彩的,是迫不得己的。但同时要看到,从此以后献帝从众人争夺的工具,变为一人专有的工具,生活上也比以前安定了。所以,最初一些日子,并没有着看到献帝有厌恶曹操的记载,反而出现了封官加爵的作法。196年献帝封袁绍为太尉,袁绍大怒而不受,原因是耻在曹操之下。到此时,袁绍悔之莫及、说“曹操数度濒于危难,都是他救了,现在反而“挟天子令我乎!”愤慨之心,跃然纸上。袁绍如此态度,曹操是否针锋相对?不,曹操这时还不足以和袁绍抗衡,所以作出了一定让步:“请以大将军让绍”。尽管如此,献帝还是被曹操牢牢地握在自己手中,这就是曹操的聪明之处,也是曹操的一大胜利。

汉献帝被曹操挟持后,韬光养晦,得以善终

衣带诏


三、献帝韬光养晦,得以终天年

汉献帝并不昏庸,有时能作较为明智的决策和判断。194年,杖责侯汶即是一例。又例,195年,他在董承等护卫下东行,李傕引兵追杀,身边大臣皆死于战乱之中。李进劝说献帝赶快骑马脱离险境,但献帝却说不可舍百官而去。胡三省认为:“正因为如此,献帝不离大臣们而去,反倒落得一个体恤臣下的好名声,可以看成是他日后生活中实行韬晦政策的预演”

献帝到许后,生活安定了,经过一段时间,他的男子汉气质、君主的威严复活了。作为男子汉,他已看不惯曹操的飞扬跋扈,作为皇帝,他幻想拥有太平盛世时,朕即国家的权力。于是他昏昏然了,错误的估计了形势,企图一展雄风,密令刘备、董承合谋株杀曹操,但献帝此时忘了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他完全没有实力,还在曹操的掌握之中,所依赖的刘备等羽翼未丰,根本不能和曹操抗衡。事实上,刘备只是借故逃往徐州,杀了车胄、才有了立脚之地。200年,董承等谋泄,且株连三族。

汉献帝被曹操挟持后,韬光养晦,得以善终


过这次失败之后,献帝彻底死了心,再无奢望,甚至身为献帝贵人的董承的女儿,仅因其父原因,曹操也不放过,多次要处死她,献帝只得跪地求饶才免遭一难。与此同时,伏皇后却从董贵人身上看到了曹操对自己的潜在威胁,密信给她父亲伏完,声讨曹操的残忍,要伏完及早铲除曹操。伏完慑于曹操淫威而不敢动手,案发之后,操大怒,把伏皇后从暗壁中搜出,皇后悲愤不能自己,对献帝说:“你不能使我再活下去吗?”献帝一筹莫展,只是哀叹:“我也不知道活到什么时候啊”眼睁睁地看着伏皇后及两个皇子被杀,而没有作出什么过激的事来。

汉献帝被曹操挟持后,韬光养晦,得以善终

曹节(剧照)


215年,献帝提出立曹操的二女儿曹节为皇后。这是献帝为了兔除曹操加害于他而采取的和亲政策。事实上,曹节一作了皇后,就尝到了非同常人的甜头,尽管这时她不过是一个空头皇后,但从名分上却比其它人强多了。当魏代汉后,其兄曹丕遣使求玉玺时,曹节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勃然大怒,拒不交出。不得不交时,她愤怒地把皇玺掷于地下,泪流满面地哭诉:“老天啊,你不眷顾我们啊;父亲啊,你不保佑女儿啊”正因为是自己妹妹,曹丕没有把曹节怎么样,献帝也未被为难。200年,曹魏代汉后,献帝被废为山阳公。史载:“山阳公奉二女以嫔于魏。”这是献帝向曹魏表示亲善友好的明哲保身的作法。正因如此,献帝得以寿终,享年54岁。明帝素服发丧,待遇明显不低,比起其它亡国之君,无疑要好得多。这是献帝韬光养晦的胜利。

参考文献:

《三国志》

《魏晋南北朝史》

《读通鉴论》

《后汉书》

《资治通鉴》

《三国志平话》

本文作者:秋姨讲历史(今日头条)
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toutiao.com/a6690740652461785613/

声明: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,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;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,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

Tags:曹操   汉献帝   董卓   曹丕   袁绍   东汉   沮授   孙权   刘邦   刘备   何进   王允   历史   汉灵帝   胡三省   荀彧   长安   郭汜   晋文公   大业   郭图   晋惠帝   刘禅   楚义帝   淳于

搜索
网站分类
标签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