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密信息网

首页 > 国内新闻 / 正文

朱元璋的治国方略很质朴,最后一条被诟病,其实是没有更好方法

网络整理 2019-05-02 国内新闻

在中国的封建王朝中,大多数朝代都是以“儒家”思想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。当然也有例外,比如元朝。元朝是个“无道统、无典籍、无贤能”的“三无”朝代。事实上相比于其他朝代,元朝更接近奴隶社会。“自有史以来,以元代最无制度”。(孟森《明史讲义》)

朱元璋的治国方略很质朴,最后一条被诟病,其实是没有更好方法

朱元璋开国立明,其实是建立在一片文化废墟之上。一切的治国方略、礼仪制度都需要重新创立,这对于文化程度不高的朱皇帝来说,是个不小的挑战。总结他的治国大纲,大概能总结四点:民为本、教为先、法为辅和选贤能。

先看民为本:

《明史纪事本末》中有一段朱元璋和刘基讨论治国方略的对话,大意是:刘基说:“要让民众得以生息,最重要的是宽仁”。而朱元璋说的具体得多:“民生当然是最重要的,但绝不是泛泛而谈宽仁两个字就能解决的,要非常具体,比如官府要清廉,人民要有实惠……”

在朱元璋的思想中,“治国”长期与“养民”划等号,这是非常有进步意义的。虽然在他的时代有很强的局限性,但他的一些举措在当时还是非常有价值的。比如他强调赋税必须要按照实情征收。所以他派人丈量了全国的土地,记录了每块地的位置、边界、主人及特点等,制成图册,密密麻麻地跟鱼鳞一样,所以称为“鱼鳞图册”。再比如他的“开中之法”,让富裕的盐商到边境纳粮,换取卖盐的“资质证明”盐引,即解决了边境军中粮草问题,又稳定了盐价。盐商雇人到边境种田换取盐引,间接减轻了政府强征民众的徭役,最关键的是商人的成本还没有增加,可谓是一举多得。不过这项政策最终在孝宗年间被户部尚书叶淇改了改,将纳粮获得盐引改成了用银子购买,这一改就直接“变味儿”了。

朱元璋的治国方略很质朴,最后一条被诟病,其实是没有更好方法

再看教为先。

“上谕中书省臣曰:‘朕谓治国之要,教化为先。教化之道,学校为本。’”《明史纪事本末》

可为什么要教化呢?上谕中还说:要想天下太平,就需要有良风美俗,要有良风美俗,就必须以教育为先。如果教育荒废,就会君子道消,小人道长,国家就会乱了。

出于这种想法,他为明朝的读书人设立了很多特权,比如考中秀才以上功名,不用承担徭役和兵役,而且见到父母官可以免跪。即便犯法,也要先“革去功名”,之后才能披枷带锁。不过在朱元璋这里,纯做学问的书呆子并不讨好,洪武二十五年,两名教育官员(岢岚州学正和山阴教谕)进京面圣。朱元璋问他们民间情况,他们说我们只管教育不管民生。结果被朱元璋直接给贬黜了,还发了文告。

不了解民生的人教什么学生。

朱元璋的治国方略很质朴,最后一条被诟病,其实是没有更好方法

法为辅。

朱元璋志在养民、安民,于是也追求“良法”。他对良法的要求是“得当”、“务求适中”。“谕之曰:‘立法贵在简当,使言直理明,人人易晓……’”另一方面,在执法上,他主张法律就像药物,目的是救兵治人,而不是制裁和杀戮,所以执法应以宽厚为本。

他虽然这么想,但老百姓却不知道。于是他命令最高法院“大理寺”作了一部叫《律令直解》的普法教材,“命府州县长吏月朔会民读法”。这样普及法律知识的意义在于让人民知道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,防止“不教而诛”。

最后是选贤能。

朱皇帝将人才分为三等:上等是德才兼备,中等是持中守正的“循吏”,下等是“书呆子”。虽然“书呆子”很多人认为无用,但朱元璋认为,相对于芸芸众生而言,“书呆子”仍然有他们的价值。

朱元璋的治国方略很质朴,最后一条被诟病,其实是没有更好方法

在明初,百废待兴,选贤才的方法是各部门考察和推举,“俱求实效,不尚虚文”;后来到1368年时,才建立了“八股取士”的制度,但没过3年就停用了,一停十年。因为朱元璋自己也觉得想找有能力的人,却来了一批考试高手。不过十年之后朱皇帝还是没找到一个能代替“八股取士”的更好方法,所以只好恢复了这个被后人诟病不已的制度。

本文作者:吴先生讲故事(今日头条)
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toutiao.com/a6686404843294163463/

声明: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,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;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,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

Tags:朱元璋   元朝   儒家   文化   明朝   刘伯温   法律

搜索
网站分类
标签列表